1888年袭击美国东北部的大暴风雪,成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天气灾难之一。3月中旬,这场猛烈的风暴袭击了美国多个重要城市恒牛网,带来了极大的混乱,导致交通完全瘫痪,通讯中断,数百万人几乎与外界失去联系。据信,这场风暴直接造成了超过400人丧生,而“88年暴雪”也因此成为了灾难性的代名词。
在那个时代,美国的通讯和交通基本依赖于电报和铁路系统。突然间失去这些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,让许多人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无助。1888年3月12日至14日,暴风雪席卷了美国东北部,正值严冬时节,气温异常寒冷,北美各地几乎都出现了创纪录的低温。早在1月,一场猛烈的暴风雪就已经侵袭了中西部地区,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。
暴风雪的序幕在3月11日星期天拉开,那时纽约市首先遭遇了持续的降雨。午夜过后不久,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,雨水开始变成雨夹雪,接着转为大雪。随着夜幕降临,暴雪越发猛烈,整个城市沉睡在这场巨大的风雪中。到第二天早晨,人们醒来时看到的景象令人大吃一惊:厚厚的雪层封锁了街道,马车无法前行,交通几乎完全停滞。到了中午,纽约市的购物中心几乎空无一人,街头人影稀少。
展开剩余77%不仅是纽约恒牛网,其他东海岸的大城市,如费城、巴尔的摩、华盛顿等地也遭遇了类似的困境。这些城市与外界的电报通讯瞬间中断,似乎整个世界都被一场暴雪隔离了。纽约的《太阳报》援引西联电报的一名员工的话称,该市南方的电报线路完全断绝,尽管北方的部分电报线路还在勉强运行。
暴风雪的致命性不仅仅在于天气的恶劣,还因为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。3月的低温尤为严峻,纽约市的气温一度降到接近零度。大风持续不息,风速达到每小时50英里。与此同时,降雪量惊人,曼哈顿地区的积雪厚度大约为21英寸,但由于强风的作用,积雪迅速堆积成大雪堆。纽约州北部的降雪量更是达到58英寸,而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的积雪量也从20英寸到40英寸不等。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,约有400人死于这场暴风雪,其中纽约市就有200人丧命。许多受害者死于被困在雪堆中的窒息。
纽约的《太阳报》头版报道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:一名警察冒险前往第七大道和第53街恒牛网,他发现雪堆中伸出一只冻僵的手臂。经过挖掘,他将那名身着讲究的男子救出,然而,这位商人已经冻死。经确认,死者是富有的商人乔治·巴雷莫尔,周一早上他原本试图步行去办公室,却在强风暴雪中倒下,生命最终在风雪中消逝。
纽约的政治界也未能幸免于难。罗斯科·康克林,曾是纽约的权势人物,几乎在百老汇和华尔街之间的步行路上丧命。根据报纸报道,这位前参议员在迷失方向后被困在雪堆里,虽然最终被人们救出,但在风雪中的挣扎给他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伤害,最终他在一个月后去世。
对于当时的纽约市来说,高架列车系统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尤其是在星期一早上的高峰时段,尽管列车在运行,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。根据《纽约论坛报》报道,第三大道的高架列车在爬坡时因铁轨积雪过多而无法前进,车轮失去了抓地力,火车只能原地打转。最终,这列火车被另一列疾驰而来的火车猛烈撞击,造成了恐怖的碰撞事故。尽管只有一名工程师不幸遇难,但这一事件让市政府更加坚定了修建地下铁路系统的决心。
东北部的其他地区同样面临铁路交通瘫痪的困境。许多列车要么脱轨,要么完全停运,一些列车更是被困数日,数百名乘客无法动弹。
这场暴风雪还给航运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。据美国海军事后统计,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共有90多艘船只被摧毁或严重受损。纽约和新泽西地区也有超过两打船只受损。在新英格兰地区,16艘船只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坏。根据各种说法,超过100名水手死于风暴之中,另外六艘船在暴风雪中被遗弃,至少九艘船失踪,据信它们被积雪覆盖并最终倾覆。
暴风雪不仅打乱了纽约的日常生活,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开始短缺。商店关门,牛奶、面包等物资供不应求。纽约几乎与外界隔绝,报纸中充满了人们对粮食短缺的担忧。“饥荒”一词在媒体中频频出现,市民的恐慌情绪不断升级。直到3月14日,风暴最为严重的两天后,《纽约论坛报》才在头版上发布了有关粮食短缺的详细报道。幸运的是,许多酒店和餐馆储备了充足的食物和煤炭,声明称即使风暴持续,他们的供应也能维持到夏天。粮食恐慌很快得以平息,随着积雪开始消退,食品供应迅速恢复,纽约人也逐渐恢复了常态。
这场“88年暴雪”深深印刻在了公众记忆中,成为许多天气事件的参照标准,几代人传承着对这场灾难的记忆。科学上,它标志着对天气预警系统的深刻反思——没有预警的风暴使人们意识到现有的预测技术仍有很大改进空间。
暴风雪不仅暴露了天气预报的薄弱恒牛网,也警示了社会对现代科技的依赖。风暴过后,人们亲眼目睹了电报和电话等技术的脆弱性。经历这场大暴雪后,纽约市开始加大建设地下铁路的力度,最终在20世纪初,纽约的第一条地铁于1904年开通,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。
发布于:天津市101金融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